中心化交易所纷纷发布的默克尔树储备证明到底是什么?
FTX事件被曝后,交易所也纷纷声明,将公开分享可审计的Merkle Tree(默克尔树)的储备证明,向用户公示平台的资产状况,保证信息的透明度。部分专业投资者认为,CEX们同时采用的这一举措,可从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区块链世界的储备金证明制度的角色。
但是,默克尔树储备证明究竟是什么,他如何帮助CEX们自证清白。这个听起来晦涩难度的计算机专业术语,到底对应着什么样的操作逻辑?本文就用最通俗的语言、最浅显的逻辑,带大家一探究竟。
先划重点:用户存在交易所的本金,其实是交易所的负债
相信很多用户有把资产存放在中心化交易所的习惯,毕竟我们绝大多数的资产买卖发生在交易所,这样来回切换的成本和时间也更小。
但很多用户可能忽略的一点是,我们存放在交易所的资产,也就是准备用来做投资的本金,其实是交易所的负债。
当我们急需提现的时候,交易所必须全额兑付,而且是越快越好,这也是评判交易所运营状况和可信程度,最直观的指标。
所以,早前很多交易所出现暴雷事件的本质原因,就在于他们无法兑付用户的本金,说白了就是自己的钱不够了,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但是用户往往对此并不知情,因为他们无法获知CEX自己还剩多少钱,用户总共在平台存了多少钱。如果总储备金 > 总负债,就证明平台安全,反之则风险重重。
这时候,就需要CEX们主动公示上述两项金额。
按照Mekle Tree的资产验证逻辑,交易所需要先公示自己的总储备金,且必须是存放在链上的资产总额。因为上链的特殊属性,保证交易所无法造假,总储备金额度完全真实。但是,总负债额度如何证明,却成了难题。
大型交易所的总用户数动辄千万,且每个用户的存款金额多寡不一,差距极大,如果算错或者算漏那么一分一毫都会造成结果的偏差,影响CEX资产安全的透明程度。对于CEX来说,需要精确到每个用户的资产,都被正确的计入在总负债内,甚至是查大账过程也能和用户对小账,才能保证各方安心、皆大欢喜。
所以,最难的问题,其实是如何精确统计交易所的负债。唯独Merkle Tree,能在这时候发挥决定性作用
- 星际资讯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