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ik:区块链非金融用例有哪些?
文章转载来源:星球日报

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V 神)发表博客《区块链非金融用例有哪些?》。V 神表示,自己一直强烈支持将区块链用于非金融应用的趋势,人们需要既远离“区块链万能主义”也远离“区块链极简主义”。他表示在很多情况下看到了区块链的价值,有时是为了真正重要的目标,例如信任和审查,有时只是为了便利。
V 神还在文章中列举了 8 个可以使用区块链的非金融应用场景:用户帐户密钥更改和恢复、修改和撤销认证、负面声誉、稀缺性证明、公共知识、与其他区块链应用程序的互操作性、开源指标、数据存储。他表示迄今为止最有信心的两个非金融应用是:与其他区块链应用程序的互操作性和帐户管理。
以下为 V 神博客长文,由Odaily星球日报编译:
最近,人们对区块链非金融应用的兴趣越来越高,这也是我一直非常赞成的。上个月,我与 Puja Ohlhaver 以及 Glen Weyl 合写一篇论文,描述了一个更详细的愿景,即在一个更丰富的生态系统中,灵魂绑定代币(SBT)可以做些什么,这些代币可以描述各种关系。这也引发了一些讨论,大家关注点在于,在一个去中心化的身份生态系统中使用区块链是否有意义。
由此,我们进一步提出一个问题:在非金融应用中使用区块链究竟有什么意义?我们是否应该走向这样一个世界:即使是去中心化的聊天应用,每条消息都是通过包含加密信息的链上交易来处理的?或者说,区块链是否只适合金融业(比如,因为网络效应意味着货币对“全球视野”有独特的需求),而所有其他应用最好使用中心化或更本地化的系统来完成?
我自己的观点就好像区块链投票一样(Odaily 注:V 神暗示自己比较中立客观),既不是‘区块链万能主义’(blockchain everywhere),也不是‘区块链极简主义’(blockchain maximalist)。我看到了区块链在很多情况下的价值,有时是为了真正重要的目标,比如信任和抵制审查,但有时纯粹是为了方便。这篇文章将尝试描述区块链,可能在某些方面起到作用或者可能没有用的情况。请注意,本文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清单,而且有意遗漏了很多东西,我们的目标是阐明一些常见的类别。
- 星际资讯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