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发布15周年,比特币还是当初的“数字黄金”吗?
2023年,随着新冠病毒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终于走出阴云的人们却发现能让人喘不上气的不止病毒,还有手上持续贬值的钱。
恶性通胀,钱多食少过去的三年间,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几乎都选择通过加印钞票,以对冲病毒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手里的票子虽然多了,但房子、车子等资产总量本质上并没有增加。“钱多食少”的状态让各国基本上都摸到了 40 年来通胀水平的天花板。
对于美国等拥有相对完备货币与金融政策的经济体而言,缓解通胀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都绝非易事,更不用说背负高额外债、甚至已经引发债务危机的发展中经济体。恶性的通胀让很多身处脆弱货币体系经济体的人们开始将手中的法币兑换成“相对保值”的美金,在经济下行的泥潭里寻求“避险”的机会。而由于银行费用过高,同时法币贬值过速,普通的外汇兑换在“避险”一事上,显然效率不高,因此尼日利亚、津巴布韦等地的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兑换美元更容易,手续费更低,且币价相对稳定的“数字黄金”比特币。
避险资产?风险资产!事实上,比特币价格的“相对稳定”也是全靠同行衬托,市场低迷相比较法币汇率的极速贬值,前者显然在“保值”一事上更胜一筹。然而,一旦仔细梳理比特币作为避险资产的表现,就会发现,当面临大规模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动荡时,比特币如今早已非当年“岿然不动”的境界——在曾经的美伊冲突与俄乌冲突中自证身份的比特币,在今年的巴以冲突爆发之后并未同前两次一样出现近40%的上涨,反而略有下跌。从数据上看,比特币价格同美股、美元甚至黄金现价的相关系数总体也呈上升趋势,这也就意味着在长期冷淡的加密货币市场中,曾经被誉为“数字黄金”的比特币,面对局势的动荡也无法独善其身。
与此同时,比特币在加密圈子的日子也不好过。冲着套期保值来的投机者发现比特币失去了熊市对冲能力、几乎沦为风险资产时直呼“退钱”。比特币曾被视作“神之一手”的图灵完备和共识效应等先天条件似乎也渐渐成了限制其功能迭代的藩篱——比特币社区中的大多数“中本聪信徒”抱着15年前的白皮书拒绝革新,生态链上几乎没部署任何智能合约,比特币本身除了价值贮藏别无长物,开发者也逐渐流向能提供“情绪价值”的以太坊。根据 Electric Capital 统计的开发者数据,当前比特币生态月活开发者仅有1291名,而以太坊则是其近六倍之多,单全职开发者就有1889名。
- 星际资讯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