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人才规模超500万,北京广东上海江苏占比过半
2017年我国数字人才已近400万人(395.4万);2018年即突破400万人,2021年再次突破500万人。2022年我国数字人才规模达到529.2万人,比2012年增长137.5%。
随着各领域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对数字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我国数字人才目前规模有多大?人才缺口有多大?数字人才未来的趋势如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人才蓝皮书:中国创新人才发展报告(2023)》之子报告《数字人才发展评价与趋势建议》(下称《报告》),分析了我国的数字人才发展现状,并总结了数字人才的未来趋势。
“数字人才现存的主要问题包括人才供给不足、人才质量亟待提升、人才供需结构失衡、人才配套政策匮乏。数字人才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人才需求急剧增长, 复合能力成为必备需求;人才回流趋势明显,人才地域集聚显著;人才分布泛行业化,人才培育全生态化。”《报告》称。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人才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报告》统计的我国数字人才数量,是根据统计年鉴中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ICT)等数字化相关工作的人数确定。
依据这一口径,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历年统计年鉴数据发现,2017年我国数字人才已近400万人(395.4万);2018年即突破400万人,2021年再次突破500万人。根据最新统计年鉴,2022年我国数字人才规模达到529.2万人,比2012年增长137.5%。

从分布区域看,《泛行业数字化人才转型趋势与路径蓝皮书(2022年)》统计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人才数量排名前十的地区为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四川、山东、河南、湖北、辽宁。其中,北京位居榜首,占全国数字人才数量的19%。
《全球数字人才发展年度报告》显示,软件与IT服务、计算机网络与硬件等行业全球数字人才占比下降16.95个百分点。从中可以看到,数字人才向非ICT行业快速渗透。例如,北京数字人才在非ICT行业的占比2017年为37.9%,到2019年上升至超过50%,2021年持续上升约6个百分点。
- 星际资讯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