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法律法规
1. 政府的态度和定义
加密货币目前不被台湾央行(“CBC”)接受为货币。
2013 年 12 月 30 日,CBC 和台湾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FSC”)首次发布联合新闻稿(“2013 新闻稿”),表达了政府对比特币的立场。根据 2013 年的新闻稿,当局认为比特币不应被视为“货币”,而应被视为一种高度投机性的数字“虚拟商品”。在 2014 年 FSC 的另一份新闻稿(“2014 年新闻稿”)中,FSC 命令当地银行不得接受比特币或提供与比特币相关的任何其他服务(例如用比特币兑换法定货币)。2022 年 7 月 4 日,FSC 致信当地银行家协会,要求该协会转发 FSC 禁止信用卡收单机构在台湾市场提供购买加密资产的信用卡服务的指示,这与 FSC 此前针对网络赌博、股票、期货、期权等相关交易禁止信用卡服务的立场类似。截至发稿之日,除这封信外,FSC 尚未进一步正式颁布任何与拟议新要求相关的规则或规定。FSC 于 2017 年 12 月 19 日和 2022 年 3 月 4 日进一步发布了新闻稿,其中 FSC 重申了 2013 年和 2014 年新闻稿中明确的政府立场。
除上述内容外,尚未正式发布、颁布或修订任何法律、法规或裁决来专门应对加密货币的兴起,除了下文“销售监管”中讨论的任何具有证券性质的代币(通常称为“证券型代币”,其发行通常称为“证券型代币发行”、 “STO”)的提供和发行的法规之外。
2. 销售监管
指销售比特币或具有相同性质和特征的任何其他虚拟货币/加密货币。到目前为止,除了下面讨论的 STO 法规外,还没有专门处理虚拟货币/加密货币销售的法律或法规。目前,比特币的销售被 FSC 视为数字“虚拟商品”而不是“货币”的销售,从台湾监管的角度来看,一般来说应该没问题,如果对价是现金,则适用《民法典》中管理“购买和销售”的一般原则和规则。此外,我们倾向于认为上述内容也适用于与比特币具有相同性质和特征的其他虚拟货币/加密货币的销售。
请注意,上述内容受如下所述的“ICO 和代币发行”约束。
ICO 和代币发行
针对初始代币发行(“ICO”)和其他有关虚拟货币/加密货币的投资活动数量不断增加,FSC 还通过上述 2017 年版本对 ICO 表达了以下观点:
a)ICO是指向投资者发行和销售“虚拟商品”(例如数字权益、数字资产或数字虚拟货币)。ICO 的分类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例如,如果 ICO 涉及“证券”的发售和发行,则应遵守台湾证券交易法(“SEA”)。根据 SEA,ICO 中的代币是否被视为“证券”的问题将取决于每个个案的事实。
- 星际资讯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