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list“手撕”VC币:上市FDV较私募溢价超13倍,用户当然不愿意接盘
文章转载来源: Nancy
作者:Nancy,PANews
价值评估既是艺术,又是科学。眼下加密市场已是高FDV遍地,尽管交易所为应对社区争议对上币策略上做出调整,但终究“治标不治本”。项目高估值逻辑亟需重构之际,MEME强势霸屏交易榜单,甚至出现机构、名人和政客纷纷进场等FOMO现象。
上市估值较私募出现超高溢价,缩减VC利润空间以破局
近年来,加密领域中获得数千万数亿美元的融资项目愈发多。RootData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加密市场总融资额为101.61亿美元,平均融资金额达968.71万美元。其中,融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加密项目占比近40.2%,且这些项目主要以种子轮融资为主。
除了融资规模普遍较大外,主流交易所的上市项目估值均较高。例如,RootData于本月初发布的数据分析称,自2021年起,Binance Launchpool公布了20个项目的估值,总计约59.4亿美元,平均每个项目约为2.97亿美元,整体估值趋势保持稳定;同期OKX Jumpstart公布了10个项目的估值,总计约50.1亿美元,平均每个项目约为5.01亿美元。
而估值水平常常被用于评判潜在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是高融资项目一度成为投资者的“香饽饽”,甚至一度喊出“追高才是抄底”、“恐高都是苦命人”的口号。然而,从如今高估值项目的代币价格表现来看,市场“恐高”情绪正在弥漫,似乎不再受投资者“待见”。特别是,巨额抛售压力之下,高估值批判风盛行。
知名公募打新平台CoinList今日(5月28日)发推文表示,高FDV本身并不是问题,但问题在于项目在以某个FDV进行私募融资后,然后以高出20倍的FDV向散户发行。例如近期一些高知名度空投项目DYM、STRK、ARB、W在上市时的平均FDV为147亿美元,较私募市场估值平均溢价13.3倍。
“对于创始人来说,这种做法对长期发展是具有破坏性的,因为他们的短暂独角兽地位随后会因‘空投参与者尽快抛售代币’、‘私募市场不断的抛售压力’等原因被摧毁。”CoinList认为,如果散户能够以接近最后一轮VC的价格参与,大家都会更满意。
- 星际资讯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