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Meta

加密推特的FOMO陷阱,与悄然而至的ROMO艺术

读过 Gstaad Guy 的帖子之后,我决定写一篇关于 ROMO——Relief Of Missing Out的文章。尽管我所述的版本不同,但他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

「一个人怎么可能会害怕错过一个糟糕的聚会和糟糕的伙伴?」

害怕错过是心灵的本能反应。在充斥着廉价多巴胺的网络世界中,FOMO(错失恐惧)是否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这真的是一种新鲜事吗?接下来的几段话就包含了一些哲学性的探讨:

陷阱

Caspar David Friedrich所描绘的ROMO

FOMO 和多巴胺息息相关。它是一种陷阱,人类的思维天生易陷其中。过去,FOMO 可能会让你学习邻居新的农作物轮作技术,而如今,它却与社交媒体上的群体心理失调联系在了一起。

人类在将这个世界从资源匮乏转变为丰裕富饶之后,盲目追随 FOMO 已经成为一种次优的生存策略。生存的能力变成了过度放纵的倾向,不论是对食物还是对信息。

FOMO 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它并不是唯一的生活方式——还有 ROMO;但 ROMO 并不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步骤」那种事。ROMO 的精妙之处在于,它不能被刻意练习,因为 ROMO 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淡漠。

欲望、模仿与 FOMO

大多数社交媒体的动态,比如 Twitter 的消息推送,就像一场永无止境的晚宴。无数参与者试图向你灌输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主要是为了寻求认可,包括点赞等)。

虽然我偶尔也会参与 Twitter 等活动,但我越来越意识到屏幕上虽然每秒钟涌现出无数观点,但实际上却变得越来越空洞。

浏览动态时,我看到两类参与者——有影响力的人和有用的傻瓜,他们之间形成了完美的共生关系。有影响力的人开始发布内容,一旦他们发现有用的傻瓜喜欢什么,他们就会加倍努力。

有影响力的人被他们的追随者所追捧,他们将有用的傻瓜(即粉丝)的注意力引导到自我关注上。他们发布他们认为能够引起更多关注的内容——这是自恋式自我欲望的表现。

欲望是模仿的结果,当今大多数欲望都是受到了误导。它们是由社交媒体动态传播的全球巨型达人秀(或者是你所在地的Crypto Twitter群等)所推动的,这些内容会让你从心底里渴求你在线上看到的各种事物。而随着可供选择的选项增加,FOMO 的程度也随之升级。

社交媒体平台上有用的傻瓜和有影响力的人越来越与社交脱节,他们甚至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反而陷入了自我欲望的反馈循环中,不断追逐回报。社交媒体本质上是非社交的,或者说最多只能算是伪社交。

- 星际资讯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下一篇:没有了
« 上一篇
上一篇:长推:寻找百倍币之zkSync生态最值得交互的10个项目
下一篇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