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要对“BTC机构化”心怀警惕?
"金融顾问们只想要一个简单的叙事。"
比特币的存在意义是什么?
随着一系列知名金融机构最近宣布推出比特币衍生品,这一最大、最重要的加密货币的机构化即将到来。虽然圈内人对机构进场(拉盘)的预期欢欣雀跃,但我却看到,这或将改变比特币的基础属性。
比特币是一种替代价值的储存工具,类似于黄金,它作为一种对抗法币贬值的防火墙的存在驱动了它的价格。(我们可以称之为迈克尔·塞勒的观点。)
它是一种支付工具,供那些出于各种原因被排斥在金融体系之外的人使用?(也许可以称之为萨尔瓦多的观点。)
它是一种活动家的工具,一种挑战权力的机制?(人权基金会的观点。)
或者以一种更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将其视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记录平台,用户可以在其中记录各种有价值的内容?(Taproot Wizards 的观点。)
我倾向于认为答案是“以上所有观点都成立”。
但是,如果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了贝莱德、WisdomTree 或 Invesco 最近提交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申请——诚然,考虑到 SEC 过去的顽固态度,这是一个很大的“如果”——并且如果它支持富达、Charles Schwabb、Citadel 和其他金融巨头新成立的 EDX 加密货币交易所,那么上述这些自由、开放的解释可能会受到忽视。
因为,向主流客户推销这些产品的金融顾问们更希望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问题是:哪一个观点是最合适的呢?
通胀对冲?
或许最诚实的方式就是将比特币描述为一种不相关的资产,其价格随时间独立于其他资产而变动,为多元化投资组合提供更稳定性,在股票、债券或大宗商品下跌时保值。
但对于金融顾问和他们的普通投资者来说,这种描述可能不够令人满意。虽然他们已经受过很好的培训,以进行分散投资和对冲风险的思考,但通常背后都有一个事件驱动的叙事。例如:当衰退逼近且预期收益下降时,你的可变收入股票资产的价值下降将会被固定收入资产(如持有债券)所平衡。
这就是通常用于比特币的“通胀对冲”故事。但这并不容易解释清楚。在 2022 年,当通胀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时,比特币出现了亏损,这违反了一种流行的短期理解,即通胀对冲工具的价格应该在消费品价格上涨加速时上升。
另一方面,从长期的角度来看,比特币作为通胀对冲的论述是站得住脚的。在过去十年中,比特币增长了 150 倍,比特币帮助长期持有者更有效地抵消了美元购买力的持续削弱,这比其他广泛可用的投资更为有效。
- 星际资讯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