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议员提交更改链上交易的法案遭群嘲,有可能实现吗?
作者 | Kason
2023年2月9日,美国伊利诺伊州参议员Robert Peters悄悄地提交了一项名为《数字产权保护和法律执行》的法案,该法案要求:对于在州内发生的区块链交易,在收到法院命令后,区块链网络需配合更改区块链交易或者执行智能合约,且该过程无需私钥参与。若区块链网络不予配合,会对区块生产者或网络验证者每天罚款5000到10000美元。(下图为原文)
这一法案在佛罗里达律师 Drew Hinkes 将其发到社交网络后引来巨大的争议。
拥有12万粉丝的加密分析师foobar表示,法院无需私钥即可让链上账户进行交易是一件很搞笑的的事。
投资公司 Delphi Labs 的律师兼总法律顾问 Gabriel Shapiro 直接点明这一法案想改变区块链网络的“不可篡改性”。
Hinkes 也表示这一提案难以实现,暴露了立法者对区块链技术的无知。
01
不可篡改性——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特征之一
作为脱胎于比特币的技术,区块链的核心思想是将包含交易数据的账本交由全系统的节点而非单个或者少部分节点来维护、保管。
由于每一个节点都可以参与到账本的维护,不再单纯依赖于某个节点,它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
由于每个节点都保存一份账本,单个节点难以控制或篡改数据,这赋予了链上数据不可篡改、可追溯、公开透明等重要性质。
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与哈希函数的应用密不可分。哈希值是一种数据摘要,它可以将任意长度的数据映射为固定长度的唯一值。
这意味着任何数据的最小更改都会导致哈希值的改变,因此可以通过比对哈希值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中本聪作为比特币的缔造者,将哈希函数应用于区块生成之中。每个区块由区块头与区块体构成,系统会根据区块头的信息运用哈希函数计算出当前区块的哈希值。而区块头是由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当前区块体的哈希值、时间戳等信息构成,区块体由交易数据构成。
简而言之,如果一个区块的交易信息被改变,那么该区块体、区块的哈希值也将被改变,该区块之后区块的哈希值也将被改变。如果想让后面的区块还能连接到它,后面所有的区块必须全部同时修改,否则被改之后的区块就全部脱离了区块链。
但由于哈希值的计算很耗时,同时修改多个区块几乎不可能发生,除非有人掌握了全网51%以上的计算能力,也就是相当于整个系统超过一半的节点达成了改变区块的合谋,这是更难实现的。
- 星际资讯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